疫情中的“安静”
又一次的静默。
入冬以来小城新冠疫情反反复复,总是骚扰着这里的人们难以正常的上班工作和生活,为了尽快斩断传染链,政府又不得不采取新一轮居家静默管理的措施。既如此,我也不得不把自己又安静地圈在了家里。
起床,无聊地站在阳台窗前张望,絮棉一般的白云头顶漂浮,遮挡了往日纯粹瓦蓝的天空,外面的世界静悄悄,就连平日里叽叽喳喳的雀鸟们也好似懂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该给人们带来别样的安静。
翻开毕淑敏的短篇文集,想跟着她的字符来一次思想的旅游,用一种非常的脚步踏上曾去过或至今还未曾到过的地方,铺开纸笔,去过的地方用回忆续写,未曾到达过的地方做一个幸福的梦。
突然 ,爱人拿着手机大呼小叫地走到我跟前,告诉我今天那个小区、那个街道又检测出了阳性人员,嘴里嘟囔着又不能上街、又不能上班之类的牢骚,来来回回在我眼前晃动。这几日每天都能听到的絮叨一下地打乱了我的回忆与遐想,我用无奈的眼神望了望她,没有回话,而她也在想听或不想听到的疑问中和回答了也没有答案的无声中走向了厨房。
再也不想翻看书了,因为我脆弱的思想安静已被打破。没有安静的思想环境看书是毫无用途的,它不会让人思考、不会产生思想共鸣、也没有一丝发散与思维。所以我干脆不再看。无聊地在阳台之上呆呆地望着外面被稀云笼罩的朦胧世界。
在以往,每每无论看到月淡星稠的夜空还是云染雾飘、日遮风起的白天,都会产生无尽的遐象。总有一种“今晚星空无限,好美”、“云如白絮风传声,好美”的心境。可今日,那一种思绪却被说不出口的一团疙瘩所堵塞,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小院里早已凋落的枯叶随旋风刮起,撑起一人高时又忽而降下,从未离开那一坑一洼。风来时,高大的杨树许是想随风吼一声,但叶已落尽,干枯的树梢却没了声响,叶飘了,树梢动了,无声,却还是没有安静。
为什么在如此安静的环境里我不思考、不认真写作呢?在以往的读书写作中我不是总寻找一种安静会产生灵感的地方吗?我又怎么了?
看窗外云雾世界,我明白了,原来这浓云秽雾遮挡的不仅仅是投向我的阳光,还有我的思想,我在这非常的冬枯无雪的虚假安静里,终不能一心一景、一境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