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上实事求是的杰作

推荐人:文章记录分享 来源: 网友分享 时间: 2022-05-17 11:40 阅读:

一部反映兰考扶贫的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近日首映。影片在兰考的焦桐广场开拍,让人又一次想起一个光辉的名字——焦裕禄。

焦裕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河南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兰考位于豫东沙区,是黄河故道上一个老灾区,经常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严重肆虐。1962年底,焦裕禄就任时,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他与兰考人们同甘苦共患难,带病坚持工作,查风口、排内涝、治盐碱,1964年5月14日,因病重去世。当时的河南省委、开封地委发出号召,向焦裕禄同志学习。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记者穆青(时任新华社副社长,后任社长)、周原、冯健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评论,号召向焦裕禄学习。毛主席亲切会见了焦裕禄的女儿焦守凤。从此几十年,中国大地上多次掀起了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热潮。焦裕禄成为干部的好楷模、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精神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财富,成为推动整个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干部作风的有力思想武器。

今天,重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鲜明的感到它蕴藏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坚持了新闻采写的根基——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真实和客观。

首先,实事求是的采写了焦裕禄的光辉事迹,着重表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我看过穆青的一篇采写过程的回忆文章。原来,他们几名记者到河南不是计划采写焦裕禄的,但听说他的事迹,觉得很有典型性,就临时改编行程,深入兰考的田间地头,踏实采访,如实的塑造了焦裕禄这个光辉形象。刘俊生(时任兰考县县委宣传干事,随焦裕禄多次下乡,并参加了记者采访座谈会)回忆中写道:“介绍情况的人说一次哭一次,记者也痛哭流涕,几次搁笔记不下去。”

穆青等同志后来重访兰考,又采写了《人们呼唤焦裕禄》等文章。作为河南老乡,穆青还把孩子送到兰考体验生活。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表后,就像一颗中国上空炸响的精神原子弹,迅速引起了剧烈震撼,“焦裕禄”这个名字叫响全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兰考视察时,号召新形势下,继续弘扬焦裕禄精神。他深情回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刊登那天,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给我们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深感震撼。任福州市委书记时,还为学习焦裕禄填过一首词。,在《福州日报》发表。焦裕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其次,实事求是地“剪材。”焦裕禄的事迹极其繁多,难能可贵的是,穆青等记者凭着可贵的党性修养和做人的良好品格,慎用手中的笔,精心选材,给人们留下了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物形象。焦裕禄来兰考工作期间,正是“左”倾错误盛行的时期,“阶级斗争”开始“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作为县委书记,一级党组织的“班长”,焦裕禄必然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抓生产救灾的同时,也必然离不开阶级斗争。我的岳父岳母都曾是兰考的基层干部,听过焦裕禄的讲课。

我问过他们讲的什么,他们肯定的回答:“阶级斗争。”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记者,我采访过已经退休的穆青同志。他说,文革中挨批斗,《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罪状”重点两条,一是文章为什么不写焦裕禄抓阶级斗争,二是写焦裕禄逝世后,枕头下有两本书:《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什么有刘少奇的著作。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长篇通讯,没有写焦抓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正是它的高明之处,使它至今还有现实意义,如果那么写,今天还能重看吗?还能选进中学课文里去吗?也许焦裕禄这个形象就会像许多历史人物一样,早就“默默无闻”了。

最后,实事求是的评价。焦裕禄在兰考仅仅工作了470多天,即使他再“拼命”,兰考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不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像他的遗言:“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当时,接替焦裕禄的县委书记周化民就和回兰考审稿的记者周原发生了争吵,认为对兰考的面貌描写应该更慎重。通讯也把“已经”等词改成了“正在”等。应该更真实地说: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了“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兰考人民才真正扔掉了要饭棍,焦裕禄心中的蓝图才真正实现!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