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论(一):中西文化与家庭代沟

推荐人:网络 来源: 匿名 时间: 2022-05-24 15:28 阅读:

01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东方式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厚重的传统底蕴,却也挡不住现实中充满了家庭矛盾、代际冲突。小一辈多有抱怨:父母的手伸得也太长了,什么都想管,从儿女的职业、婚恋、生育以至育儿方式……老一代常感憋屈:儿女都成年成家了,还要依赖父母,老家伙出钱出力且不落好……

大量的家庭矛盾,应该还是源于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普通人过日子,大都习惯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不会劳神费力瞎琢磨。对于现代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难免认知不够清晰、有些误区。按社会学者李银河的说法:“由于是习俗,人们常常只是照做如仪,并不知道其中原因,也并不深究。”

很多人崇尚传统文化,并不一定真了解:传统究竟意味着什么、精华与糟粕何在?俺家孩子他娘,以前老说自己“很传统”。让我笑怼过一回:什么是传统,三妻四妾么?此后,好像再没听她提起这个话茬了。

不少人排斥西方观念,却也未必意识到:现有家庭形态及其观念,早已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现行法律规定、全民遵从的一夫一妻制,就是从西方移植来的婚姻模式。所谓现代化,与西化能够分得清么?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输入、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家庭形态及其观念,事实上进入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可想而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变化本是常态。我们今天深信不疑的一些东西,很可能并不是什么天经地义、亘古不易的真理。

02

中国与西方具有不同的家庭模式。据社会学家费孝通总结:西方家庭是一种“接力模式”,上一代有责任抚育下一代,而下一代没有义务赡养上一代,一代接一代,都只是向下承担责任。中国家庭是一种“反哺模式”:每一代都是既要抚育下一代,又要赡养上一代。

接力模式属于“个人本位”。西方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独立型自我。西式家庭的老子抚育责任,到儿子成年为止。儿子念大学,可以向社会机构、甚至父母借款,工作以后再还。同样,儿子也没有义务赡养老子。于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享有独立平等、自主自由。

反哺模式属于“家庭本位”。中国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家庭,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自我——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属于自我的范畴。中国家庭是一种集体主义,家庭成员之间是紧密互依型关系,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和关系,是不可分割、要持续终生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似乎从源头就弄丢了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这些硬核,搞得“个人主义”至今仍属一种贬义。旧式家庭缺少独立、平等的概念。父亲是家庭的至上权威,妻子儿女都只能服从。当然,家长对儿女并不是只有权力,也要承担近于无限的责任。与此相应,子女享受各种家庭福利,也须让渡很多个人自由。比如不存在恋爱、婚姻的自由,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中国与西方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家庭模式,却也仍有相同的原则,即权利与义务存在一种对等关系——家庭成员享有的权利越多,承担的责任义务就越多,反之亦然。这种公平原则应当具有普适性,符合自然法精神,也是传统所谓大于“王法”的“天理”。

有学者认为:东西方家庭关系的不同,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经济学家陈志武也曾呼吁:养儿防老不道德,应该从中国家庭关系中剥离出去。

这类文化论道德说,不能说没道理,却也失之片面。在农耕社会,因为物质严重匮乏,社会服务及保障体系整体缺位,养儿防老模式乃是古人不得不然的选择,也该属于自然经济时代的一种文明家庭形态。东西方不同的家庭模式,应当主要不是文化或道德方面的问题,而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差别。

03

自清末开始,西风强势东渐。中国有识之士纷纷睁眼看世界,由此看出了传统文化窒息人性、扼杀自由的一面。

鲁迅于是发出“吃人”的呐喊。巴金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写了一个旧式大家庭,如何扼杀年轻人的青春、爱情和生活,以及青年一代的觉醒、抗争并与家庭决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反传统的大旗,以封建家庭为主攻方向,对旧伦理旧道德发起了猛烈批判。大批知识青年热血沸腾,身体力行地争取民主自由,反对家长制,反对包办婚姻……

当代的两大历史巨变——建国与改革,都让家庭模式、家庭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消失了。妇女的家庭地位,青年在婚恋、择业等方面的自由度,都与旧式家庭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反哺式家庭也在式微。据相关调查:很多城市居民表示,将会选择社会养老,不再指望、也不需要养儿防老方式。未来的家庭形态,大概率将朝着接力模式的方向演变。

然而传统的力量,绝不可以低估。鲁迅当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却怀有浓厚的旧式家庭情结,曾宣示兄弟永不分家。他从日本留学回到北平,还是坚持和两个弟弟同住。结果与周作人闹出了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的悲剧。

现在的社会主流,恐怕也很难在短期内接纳西方的一些观念。比如父母抚养子女到十八岁之类,我自己就不会接受。这不只是认知问题,还涉及情感、习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传统的中式家庭,其实并非一无是处,两代人也能从中获益。作为子女,能够享受更多亲情关爱、家庭福利。很多父母,如果自身条件许可,或者儿女有意愿有能力,也会偏好家庭养老——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比起养老院里的孤独终老,终究还是幸福得多。

变与不变本是相对的、相互交织的。进步与保守,发展与传承,同样都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毋庸置疑,家庭观念的演变,不会服从个人的情感意愿,终将趋向于匹配家庭形态。也能肯定,中国家庭不管怎么改,传统特色都不可能完全消失;中国文化无论怎样变,在西方人眼里永远还是儒家文化圈。

04

破与批判有余,立与建设太少,可谓近百年历史的一种写照。这些年,大量的新事物新观念,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传统的观念及习俗,依然广泛影响着民众生活。

人们在世俗中,依旧争相人情练达,习惯于讲道德、而不是讲规则,且道德标准大都要求别人、并不约束自己……结果是人际关系充满模糊感,家庭成员缺乏界限感。表现为严于律人、宽于待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大众的家庭观念,应当处于转型过渡期,新旧文化还在相互混杂、相互矛盾,并没有形成清晰的共识。说不清现在是传统儒家、是基都教、还是社会主义?大概只能说半中半西,不中不西,什么都不缺,也什么都不是。

家庭的代际矛盾,其表现与根源,主要都在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伦理、自我概念、家庭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而长辈与晚辈,各自都有一些认知误区:

老一辈的突出问题,在于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缺乏界限感。

年长的父母,传统观念更多一些。为儿女在情感、钱财、精力等方面的付出,大都竭尽所能、不遗余力,从不拿自己当“外人”,儿女的事“当然”就是自己的事。以致于儿女成年了,仍旧习惯于从生活到工作处处插手。

不少老人浑不觉,如今不比从前了,儿女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成年人都该有独立的人格、自主的生活。而且老一辈的认知,有些可能已经过时、并不正确。儿女因此而反感反抗,道理还是很充分的。

下一代的主要问题,则是对权力义务对等的原则充满模糊感。

年轻的儿女,大体中西文化半掺。在中式家庭,享有远比西方孩子更多的福利。且不说上大学、出国留学等费用,好多人成家前后,若没有父母的无私资助,何时才能买房?若不是父母甘做倒贴的“保姆”,小家庭的生活与经济,还能不能正常运转?

有些晚辈太自我,享受“啃老”福利,可以心安理得中国化。声张自主权利,又能理直气壮西方化。对父母管闲事之类,也不能给予少许的宽容体谅……后浪们声讨孝道违背人性、养儿防老不道德,也该不缺道理。只是,如果身为家庭福利的受益者,声调要不要调低点?须知,亲情之间需要互动,权利义务对等亦是天理。

许多年迈的父母发帖,对于儿女的冷漠及厌烦,深感失望与痛心。有一篇网传热文问道:《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05

亲情关系血浓于水,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但亲情关系,也还具有社会属性,不能免受各种社会思想、环境和风气的影响。

按玛列祖义论述,家庭起源于私有制,也将随着私有制一起消亡。所谓供产供妻,并不是某些势力凭空污蔑。洪色膏棉消灭家庭的社会实践,虽说太激进太抱力,终归是符合经典教义的革命行动。

马客思有一段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种说法可能很极端,但是含有深邃的洞见:政治经济、道德观念等社会存在,对家庭关系影响巨大,不可能不渗透到家庭、影响到亲情。

亲情的爱与奉献,大量存在且令人神往。但种种利益关系,也真实存在于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在家里谁更受尊重、更多话语权,通常无关长幼为序,而是取决于社会地位、身家财富、对家庭的贡献。古人所言当不虚: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相同的亲情关系,并不是天然就能受到同等看待。假如两种父亲,一个充满爱心、照顾家庭,另一个自私刻薄、酗酒打人,儿女能不能同样的敬重?再如两个儿子,一个善良自信、聪明踏实,另一个猥琐贪婪、作奸犯科,父母会不会同等的疼爱?而且历史上现实中,都真实存在许多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反目成仇、痛下狠手……我曾对晚辈说过一句很难听的大实话:亲情并不代表一切!

传统文化既尊崇礼仪廉耻,又信服权谋势利。社会风气如果倒向后者,个人要独善其身,也只能保证自己不负于人。那么,我们对待亲情关系,除了尽可能付出关爱,是不是也该保留一分客观理性?

亲情总是充满温馨,理性常会透出凉意。然而,要是没有清醒的认知、良好的互动,亲情之间的脉脉温情,会不会也终将难以稳固、不可持续?

赞助推荐